瀏覽次數: 時間:2025-08-29 11:01:18
凱發K8在線客戶端下載網址國家級節點城市選了一條“冷”賽道你知道嗎,某些“硅基生命”竟比“碳基生命”還嬌氣,“他”的理想工作區間非常狹窄,數據中心機房通常要求在18°C ~ 27°C,“他”沒有人類的體溫調節系統,完全依賴散熱設備,一旦散熱不及時,“他”的邏輯性、準確率就會大大降低,溫度進一步升高,“他”那顆昂貴的“芯”甚至會提前停止跳動,散熱瓶頸因此被稱為人工智能的“熱危機”。
在安徽省唯一的“東數西算”工程節點城市蕪湖,建成了長三角首個完全使用單相浸沒液冷技術的智算中心。
在這里,一排排GPU正“站”著泡“冷水澡”。與一些單位機房里的機柜只需要呆在空調房里不一樣,這里的所有GPU單元、服務器連線和接口,全部浸沒在“水”中。
生活中,你是否有這樣的體驗,風扇開到最大也難驅散酷熱,而如果站在冷水中,瞬間便感到涼爽,這種降溫效果也適用于算力設備。
當然,普通的水肯定不能泡帶電的機器,這是一種種特殊的合成液體。過去長期被國外巨頭公司壟斷,10年前價格曾一度貴過茅臺,如今我國已可實現自主生產,不僅成本大大降低,還解決了含氟液體揮發和污染的問題,采用這種液冷技術的算力中心,比傳統的風冷可節省一半的用電量,是綠色先進算力的一大突破。
散熱為什么會成為算力發展的瓶頸?最主要的原因是人工智能發展太快了,短短幾年時間,GPU功耗呈指數級增長,以ChatGPT為例,滿負荷運行時每秒產生的熱量相當于點燃2000支蠟燭;再比如英偉達GB200,芯片組TDP(熱設計功耗)已達2700W,突破了傳統風冷散熱的極限。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統計數據,全球數據中心的能耗超過全球電力消費的2%,而其中40%用于散熱。基于“雙碳”目標,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要求2025年新建大型數據中心PUE≤1.3,“東數西算”工程要求樞紐節點PUE≤1.25,這相當于給新建數據中心套上了能耗強制標準的“緊箍咒”(PUE是評價數據中心能源效率的指標,越接近1表明能效水平越好)。
芯片功率與機柜密度飆升,短時期內凸顯了巨大的供需矛盾,使得散熱管理成為一個關鍵的工程問題。傳統散熱方案跟不上算力大爆發,迫使算力基礎設施發生根本性變革。
風冷散熱的PUE通常在1.3至1.6之間,液冷技術導熱效率是風冷1000-3000 倍,PUE可輕松降至1.1-1.2,具有明顯的能效優勢。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大數據與數字經濟研究部副主任唐煒表示,未來,液冷將從“可選項”變為“必選項”,這是需求和能源矛盾倒逼算力綠色變革。
據介紹,總投資額2.5億元的蕪湖液冷智算基地實現了“服務器-存儲器-交換機”的“全液冷閉環”,在同等機柜體積下,計算密度將提升10倍,能耗與碳排放降低50%以上。不僅如此,基地未來還可以賣液冷設備給其他智算中心。
“我們最早是做機房暖通的,當初選擇液冷這個新方向時,它還很小眾,我們判斷可能全國整個市場也就1000億左右規模,所以投這個項目風險還是挺大的,”安徽提爾液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海旺告訴記者。
經過5年左右的校企聯合研發,2022年,提爾的液冷產品面市,而此時由于高性能算力需求爆發,液冷市場火爆程度遠超預期,“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30%,并且浸沒液冷這個技術方向被認為發展潛力巨大。”
2023年,提爾液冷在甘肅省慶陽市建設了全國首座國產化單相浸沒液冷智算數據中心。“國內浸沒液冷自主研發生產的企業不算多,也就十幾家吧,真正能做到全棧浸沒液冷解決方案的,我們是第一個,并可實現大規模商業化落地。”
也就是在2023年,眼光敏銳的蕪湖產業基金率先到訪這家企業,隨后蕪湖弋江區政府領導到訪。公司聯合創始人李雪強博士負責接待,他發現來訪的區長也是一位博士,雙方的溝通毫無障礙,流暢高效。當時,另一個城市也想招引提爾,蕪湖的做法是用實際行動說線個月不到,基地建設用地完成招拍掛,項目簽約當天,政府產業基金的相關投資已經到賬。
“提爾液冷不僅代表著綠色低碳的方向,同時也是信創的產品,這是比較難得的。”蕪湖市大數據建設投資運營有限公司董事長胡蓉介紹。凱發K8在線官網免費下載信創產品是指中國基于自主核心技術研發、生產,并符合安全可控要求的信息技術產品,其核心目標是保障國家信息安全,擺脫關鍵信息技術領域對國外技術和產品的依賴。公開信息顯示,提爾自主研發的“信創浸沒液冷平臺”成功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2024信息技術應用創新解決方案典型應用案例”。
2022年我國“東數西算”工程全面啟動后,蕪湖集群應運而生,成為長三角算力樞紐集群之一和中部六省唯一的數據中心集群,肩負著重要的戰略使命。
短短3年多時間,蕪湖集群從無到有,機架數從不超過5000個猛增到80000個,約可占到安徽總機架數的近一半。DeepSeek-R1大模型上線,華為云華東數據中心投運,抖音火山引擎長三角算力中心一期建成……15 個龍頭企業數據中心落子,總投資額已超2800 多億元。
經過三年建設,蕪湖也對國家戰略有了更深刻地理解。今年5月,國家將在建和擬建的智算中心、超算中心等算力基礎設施都列入窗口指導,控制不在一線城市附近特別是八大樞紐節點附近的智算中心建設,不僅強調了PUE上限,同時明確要求綠電占比應超過80%。
安徽提爾液冷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秦國強介紹,蕪湖基地能滿足AI推理、仿真計算、金融級隱私計算與密碼運算,PUE可低至1.08,同時綠電使用可達80%。
提爾選擇蕪湖,是搭乘國家戰略,蕪湖選擇提爾,也是在押注新技術新賽道,兩年后再看,雙方的選擇都非常正確。
“過去三年,蕪湖在產業鏈中游的算力中心建設上發力,相當于為數據建好了高速公路,提爾的落戶擴充了產業鏈的上游,接下來我們將不斷豐富數據產業生態。”胡蓉分析道。
8月8日,長三角智算產業協同發展會議在蕪湖舉辦,頭部企業云集。螞蟻密算副總經理林臣焱說:“浸沒液冷解決的是更高性能、更高效的能源技術問題,和我們正在做的加密芯片非常契合,通過提爾落戶的契機,我們期待與蕪湖開展合作。”
中科紫東太初由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孵化,是多模態大模型“國家隊”,華東區總監姜乙辰談到,提爾與蕪湖洽談期間,也邀請我們來考察過。蕪湖的工業場景非常豐富,像工業質檢等我們都很希望參與,提爾提供硬件底座,我們建設垂類大模型,本身我們也是合作伙伴。
2015年從美國硅谷回國創業,天津中存超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沈杰一直投身于存儲產業:“我認為在人工智能領域,尤其是中國在追趕美國時,大家一定要齊心合力,我們正準備進軍智算市場,并且正在與提爾合作。”
蕪湖算力集群建設對當地經濟產生了全方位、多層次的深遠影響。2024 年,凱發K8在線官網免費下載《蕪湖市建設算力中心城市促進辦法》正式施行,這是全國范圍內第一部直接以算力命名、聚焦算力全生命周期發展的市政府規章。2025 年,蕪湖出臺《蕪湖市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建設一流智算之城若干舉措》,圍繞國家 “東數西算” 戰略部署實施 13 項系統性措施。
這座千年江城,不只有紅皮鴨子、紅豆酒釀的生活氣息,還有奇瑞、海螺兩家世界500強的工業底氣,如今,更從智造之城向全國一流智算之城跨越,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算力賦能” 的典型范式。(江淮觀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皖B2-20080023